更新时间:2021年09月16日 13:01:41

雏鸡成活率低怎么办?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方法有哪些?

发布时间:2021年09月16日 13:01:41 来源: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:4058
导读:鸡的育雏期指的是小鸡从出壳到6周龄。雏鸡具敏感性强、绒毛稀少、体温调节能力差、消化机能弱、抗病力低、代谢旺盛、生长快等特点。该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卫生消毒、防疫工作与饲养管理的重要性,因此惠农网小编整理了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要点,供养鸡场养殖户参考。

鸡的育雏期指的是小鸡从出壳到6周龄。雏鸡具敏感性强、绒毛稀少、体温调节能力差、消化机能弱、抗病力低、代谢旺盛、生长快等特点。该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卫生消毒、防疫工作与饲养管理的重要性,因此惠农网小编整理了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要点,供养鸡场养殖户参考。(温馨提示,点击下方蓝色文字观看育雏视频)

雏鸡成活率低怎么办?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方法有哪些?-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

一、鸡舍育雏前的准备工作

进雏前要修缮好鸡舍,鸡舍保温性能要良好,做到不透风不漏雨,不潮湿无鼠害。

进雏前育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。首先将地面和墙壁冲刷干净,然后用0.3%强力消毒灵溶液、0.5%百毒杀溶液或3%烧碱热溶液进行喷洒消毒,彻底杀灭各种病毒和细菌。

进雏前几天将鸡舍内粪便等污物清扫干净,并用清水刷洗干净,然后用2%的火碱水或0.1%的新洁尔灭喷洒消毒;也可将料槽、水槽等设备搬入鸡舍内同时消毒,封闭门窗将室温升高至20℃以上,相对湿度75%以上,然后按每立方米40ml福尔马林溶液和20g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,消毒完毕后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。

育雏舍经消毒后严禁将未消毒用具搬入,以免再次污染鸡舍。育雏鸡舍进出口还应设置消毒池,始终保持卫生,以消除疾病发生的条件。

二、雏鸡选择的4条标准

雏鸡成活率低怎么办?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方法有哪些?-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

1.选择无疫病无污染的育雏场家购买雏鸡。若雏鸡来自不健康鸡群的种蛋或来自出雏后健雏率不高的种蛋,则雏鸡早期死亡率会显著增高。

因此在选购雏鸡时,要弄清入孵种蛋的来源、种鸡群的健康状况,从无鸡白痢等疾病污染、孵化场管理严格的种鸡场进雏。

2.选择饲养健壮雏鸡。健康的雏鸡绒毛洁净叫声清脆,眼睛明亮转动灵活,抓握在手中挣钆有力,腹部大小适中、柔软并且脐部愈合良好。

而弱雏鸡由于腹内卵黄吸收不良,大多呈现腹部膨大,肚硬,脐部湿黏,精神萎靡或站立不稳,反应迟钝且不爱活动,抓在手中感觉松软无挣扎力。

3.养鸡场户不论是自己孵化或购买雏鸡都要进行个体选择。选择的标准主要有四条:

(1)肛门要干净,无黄白色的稀粪粘着。

(2)脐带要吸收良好,无血痕存在。

(3)腹部要收缩良好,不能是大肚子雏鸡。

(4)喙、眼、腿、爪等不能是畸形。凡是符合以上四条标准的就是健康雏鸡,若有其中一条不符合标准就不能选用,因为弱雏生长速度较慢,且成活率较低,故不宜进行饲养。

三、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

雏鸡成活率低怎么办?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方法有哪些?-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

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和未来的生产性能等。因此要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,在生产中需注意把握好“两开”,做好“三控”和“三度”工作。

1.“两开”即雏鸡的开水和开食。

要采取先开水,后开食的原则。雏鸡出壳后还有一部分卵黄尚未吸收完,雏鸡饮水能加速这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。雏鸡入舍后必须首先给水,有些农村养鸡场户怕给雏鸡饮水,因此会引起拉肚子是不科学的。

①雏鸡出壳后进入育雏舍应先给饮水。在饮水中加入青霉素,2小时后再加入3%的红糖水,以后换用温开水,在温开水中还应加入适量浓度复合维生素B溶液,另外要防止缺水以及间断给水,应该做到饮水不断,随时自由饮用。

缺水或者间断饮水易使雏鸡干渴而造成抢水,容易引发雏鸡暴饮而死亡。抢水的另一后果是许多雏鸡羽毛弄湿后发冷扎堆容易被压死,如不及时发现,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。

雏鸡前3天最好饮3%~5%的白糖水或5%的葡萄糖水,3天后改饮温水,并保证足够的饮水器和饮水时间,使每只雏鸡都能饮到充足的清洁饮水。

②当雏鸡中有1/3开始寻食时就应开食。通常在出壳后16小时~24小时内开食,一般在饮水后2小时~3小时开食。

饲喂雏鸡要做到:开食饲料以营养丰富、易消化、适口性强的全价混合饲料为宜,料槽要足,饲喂次数一般是前二周每天喂养七次,三四周龄时每天喂养六次,五周龄时每天喂养五次,六周龄后每天喂养四次。

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,所以不能过食,若过食则会引起消化不良,造成消化道疾病,因此喂八成饱就可以了。从第三周起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干净细沙喂雏鸡,以便逐步提高雏鸡的消化机能。

2.“三控”即控制好鸡舍通风、光照和疾病的发生。

①在重视保温的过程中,切不可忽视育雏舍的通风换气。

雏鸡虽小但代谢旺盛,雏鸡群在高湿或高密度饲养的条件下,鸡舍内由于呼吸、粪便及潮湿垫料散发出大量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,使空气受到污染。

如果污染的空气得不到及时排出,这些有害气体就会不断地增加,当浓度大、时间长时,轻则影响雏鸡的增重,降低雏鸡的饲料转化率,重则会严重地影响雏鸡群的健康,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,而造成死亡。

对鸡舍通风的目的在于排除鸡舍内有害气体和更换新鲜的空气,并使舍内相对湿度不致逐渐增高。

因此,雏鸡舍应定时进行通风换气。正确的做法是:育雏期每天上午12点钟左右,将向阳面窗户打开让空气对流,窗叶成半开状态防止冷风直吹雏鸡,开窗时间一般为半小时~1小时。为防止舍温降低,通风前可先提高舍温1℃~2℃,通风完毕舍温降到与原来一致。

②控制光照的目的在于光照可促进雏鸡采食饮水,增加运动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,预防疾病以提高生产性能。

为了促进雏鸡的采食和生长,一般需人工补充光照,第一周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(即整夜照明),第二周20小时光照,第三周18小时光照,第四周16小时光照,从第五周开始,密闭式育雏舍可采用每天8小时的光照,开放式鸡舍不能控制光照时间,采用自然光照时间即可,应用光照时,每15平方米的育雏舍在第一周时用1个40瓦灯泡悬挂于离地面2米高的位置,第二周开始换用25瓦的灯泡就可以了。

夜间可不定时地停止光照1小时,以锻炼雏鸡对黑暗的适应能力,避免因发生停电而造成鸡群不安,影响雏鸡睡眠。雏鸡3周龄时,在晴天(气候比较暖和)的中午可把雏鸡放到舍外,晒太阳、运动1小时或2小时,这样既可促进雏鸡生长发育,又可促使雏鸡逐步适应自然环境。

③控制疫病发生是育好雏鸡的重要保证。幼雏个体抗病力差,一旦发生疫病传染快,死亡率高导致鸡场损失大。

一要搞好雏鸡的防病驱虫工作。雏鸡进入育雏舍后,要先用0.01%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,进行胃肠道的消毒。

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杆菌病,可用菌敌(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菌敌2毫升)预防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生。雏鸡15日龄后易患球虫病,可用灭球液(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灭球液5毫升)预防球虫病的发生。

当雏鸡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时,可在饲料中添加琥珀酸盐,每千克饲料条件60毫克连续添加10天,或在1千克饲料中添加5毫克的维生素K制剂,能有效地缓解应激。此外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的驱虫,特别是驱除蛔虫,可选用驱蛔灵、驱虫净或虫克星等药物。

二要认真实施疫病防治工作。鸡的传染病种类很多,特别是在雏鸡阶段,因雏鸡抗病力差,易感染病源引起发病,有些病发生后难以确诊,有些病确诊后却无法治疗(鸡马立克氏病),有些病虽然能治好但会对今后的生产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,故失去饲养价值。

因此,要求养鸡场户在加强雏鸡饲养管理和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的同时,还要根据本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,来控制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流行。

总之要制定严格的防疫措施,每天饲喂后将食具冲洗干净,并用消毒剂消毒;注意搞好育雏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;垫料要做到勤换勤晒,保持鸡舍空气新鲜;饲料、药物要严格按标准饲喂,严禁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,严防饲料中毒;若有病死雏鸡,应及时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,严格消毒做到彻底消灭传染源。

3.“三度”即把握好温度、湿度和密度。

①适宜的温度是养好雏鸡的关键。

一般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:1日龄~3日龄为34℃~35℃,4日龄~7日龄为32℃~33℃,7日龄后每周降2℃~3℃,直到20℃为止,约经过六周时间,雏鸡就可以适应自然环境了。

在实际生产中温度是否合适,可用温度计测量,也可以观看雏鸡的活动表现。温度过高时雏鸡会散开,张口喘气,食欲减少但饮水量增加。温度过低时,雏鸡睡眠不安,发出“叽叽”叫声,常常拥挤在一起,甚至扎堆,时间稍长则造成大批雏鸡压死现象。温度适当时雏鸡会三五成群,或单个躺卧,伸腿舒颈自如,呈舒适活泼状态、饮食正常、精神良好。

实践证明保持适当的育雏温度,对控制雏鸡白痢病、球虫病的发生,对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,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都有显著效果。

②其次雏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。

育雏舍的湿度要通过干湿计观察,育雏舍内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,比较理想的湿度为:第一周龄相对湿度为70%~75%,第二周龄下降到65%,从第三周龄开始,尽量保持在55%~60%。

如果湿度过高时,有害气体增加,则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寄生虫卵的发育,诱发球虫病、曲霉菌病等,使雏鸡易患各种疾病。如果湿度过低,鸡舍内干燥,灰尘、羽屑飞扬,鸡体内水分散失,雏鸡绒毛发脆,脚趾干瘪,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,雏鸡易受寒气侵袭,患呼吸道疾病和羽毛发育不良。

改善的办法是在舍内四周墙壁和走道上喷洒少量水,或在火炉上面放上水盆蒸发水分,以达到调节湿度的目的。

③此外,还要注意雏鸡群的密度。

雏鸡的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面积饲养的雏鸡数。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,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,因为养殖密度与育雏舍内的空气、湿度以及卫生,还有恶癖的发生都有着直接关系。

雏鸡饲养密度过大时,育雏舍内空气污浊,氨气的气味大,环境湿度高且卫生差,雏鸡吃食拥挤,抢水抢料容易饥饱不均,残次雏鸡增多,恶癖严重,极容易发病。雏鸡饲养密度小时,虽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,但不利于设备与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,而导致成本提高。

因此应及时调整雏鸡饲养密度。一般情况下是第一周时30只左右/平方米,第二周时25只左右/平方米,第三周时20只左右/平方米,第四周时15只左右/平方米,第五周时10只左右/平方米。

另外雏鸡的饲养密度不能一成不变,要根据雏鸡品种、季节、性别、鸡舍结构、通风条件和饲养方式等灵活掌握。通常地面平养雏鸡1周龄~2周龄为每平方米30只~40只,3周龄~4周龄25只~30只。

综上所述的育雏技术措施,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性措施和有力的保证,只有认真细致地做好,才能有效地提高雏鸡的育雏成活率,从而促进养鸡业的健康发展。

相关专家推荐
查看更多
张秧秧
张秧秧·高级兽医师 | 详情
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
宁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
12950咨询量
18314回复量
141.42%回复率
擅长:猪,牛,羊,鸡,鸭,鹅等疾病防控技术
限时免费提问
肖明举
肖明举·资深畜牧师 | 详情
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
大方县农业农村局
2525咨询量
2645回复量
104.75%回复率
擅长:擅长鸡,鸭、猪、牛,羊,鹅养殖及疫病防治
限时免费提问
姚华清
姚华清·高级畜牧师 | 详情
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
龙山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
76咨询量
2回复量
2.63%回复率
擅长:擅长畜禽养殖、动物防疫
限时免费提问
版权提示: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。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